疫情当下,守护心理健康
7月15日以来
成都发生了新一轮新冠肺炎本土疫情
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打断
孩子们的情绪也跟着此起彼伏
时而疑惑,时而好奇,时而担心害怕
人们在与病毒作斗争的同时
也在与不良心理情绪作斗争
那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
如何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?
如何排解和应对不良情绪?
这份疫情防控心理疏导指南请查收
1
疫情之下,每个人都做好自我防护就是最有效的抗疫方式。
要做好防护
坚持佩戴口罩,不去中高风险区,减少病毒传播风险;常态关注健康码,如实报告行程,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和居家隔离。
要有必胜的信心
在近年来的抗疫历程中,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各级各部门的响应速度越来越快,工作效率越来越高。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也更加充分地运用到了抗疫工作中。充分重视,但不过度担心,这样的积极状态能让我们寻找到生活与抗疫的最佳平衡点,获得安全感。
2
To :同学们
照顾好自己,才有能力帮助他人
★理性感知,理智面对
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疫情的信息,每天关注时间不宜太长。理性看待疫情的发展,相信我们终会战胜疫情,恢复生活常态。
★维持节奏 ,为所当为
合理安排饮食、睡眠、学习、运动以及休闲时间,能给你带来更多的力量和内心的安定。当我们沉浸在对自己生活的付出和追求时,内心的安定感提升;当我们看到每日学习任务完成的点滴成就时,生活的掌控感回归。
★积极行动,调整心情
情绪不佳的时候,我们不妨:
①宣泄出来,减少消极情绪“占内存”;
②动起来,用身体的打开舒展焦虑的内心;
③鼓励自己做一些积极、愉快的事情......
To :家长们
理解与支持是走出困境的一剂良药
★多理解感受
成人的不安全感、不确定感会加重孩子的应激反应。作为家长要保持情绪稳定、信念坚定、内心坚强;多关注孩子的反应,多包容、多理解,鼓励孩子积极面对无法预知的风险,为疫情防控做贡献。
★多询问需求
面对疫情,我们要树立“发生什么,我们就一起应对什么”信念。聚焦问题的解决既有利于缓解焦虑和无助,又有利于快速寻找解决途径,多想想“之前的居家隔离,我们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”,多问问“怎么做,我们会感觉好一些”,放松心情,灵活应对需求。
★多关心健康
疫情下我们会对高烧等身体异常极为敏感,加之按照防控要求就医流程较为繁琐,患者内心压力巨大。作为家长要鼓励及时正常就医,多安慰、多关心。
★多传递支持
疫情防控形势严峻,无论是家人、朋友、医护人员、疫情志愿者、黄码限行者还是病毒的感染者和传染者,内心都会更加敏感和脆弱,我们更需要互相体谅,不抱怨,不指责,多包容,多支持,彼此就会多份温暖和爱。
3
当我们拥有了积极的想法和情绪之后,可以通过做确定的事,提升当下的“控制感”。让我们将注意力转回自己,专心于自己能力所及且可以控制的事。
你可以写下“TO-DO-LIST”清单,比如:
☑: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
☑:看三集纪录片《故宫100》
☑:为家人做一顿可口的午餐
☑:跟着keep运动半小时
你也可以想一想,写一写,当下自己可以做的确定的事是什么,并按照你所写的去行动。相信,在做确定的事的过程中,由不确定而产生的焦虑会降低,随之而来的是成就感、充实感和控制感。
4
“懂得求助”是强者的表现,学会寻求他人的帮助,获得助力成长的资源,更有利于应对困难。当你感到恐慌、焦虑、无助时,当你无法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时,你可以向班主任、科任老师、心理老师求助,还可以拨打以下三个热线寻求帮助~
四川省心理援助热线
电话:96111 服务时间:24小时
成都市心理援助热线
电话:028-96008 服务时间:24小时
成都市中小学心理热线
电话:028-962028 服务时间:09:00-21:00
在疫情的背景之下
我们要如同重视“绿码”一样
积极守护我们心理健康的“绿码”
与此同时,教会孩子
如何积极应对、如何从中汲取力量
也是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
和坚挺强韧的品格的绝佳契机
信息来源:成都市教育局官方微信【成都教育发布】